按照行規(guī),租車的顧客歸還車輛后,車行會扣下部分押金,確定租賃期間無交通違法記錄后,再還給顧客。可是,車亦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突然間關了門、搬走了財物,連老板都聯(lián)系不上,12位顧客的萬余元押金隨之蒸發(fā)。
昨天下午,其中8位顧客來到本報市民熱線,講述他們的遭遇。他們以前互不相識,如今已結成了維權聯(lián)盟。
毛先生說,他3月7日租的車,兩天后就還了。車行讓他留下1000元押金,說一個月后,確認租賃期間車輛無交通違法記錄后,再返還押金。4月10日,他打電話詢問押金事宜,對方答復,還沒有找相關部門查詢。又過了幾天,他找到這家車行,發(fā)現(xiàn)店門緊閉,他趕緊報了警。
不少與他有相同遭遇的顧客也來找這家公司索取押金,大家互相留下了聯(lián)系方式。昨天,毛先生統(tǒng)計了人數(shù),已有12人。他說:“估計目前的數(shù)量只是冰山一角,陸續(xù)還會有更多人找上門。這可能是場欺詐。”
8名顧客一起到何厝邊防派出所報案,民警聯(lián)系了該公司負責人。對方承認拖欠押金的事實,表示愿意償還。民警說,盡管該公司搬走財物,但仍屬民事行為,警方無法立案調查。
昨天下午,記者來到位于呂嶺路明發(fā)園的車亦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,見到店面已經(jīng)貼上轉讓的紙條。記者致電該租賃公司,固定電話和負責人手機都無法接通。隨后,記者聯(lián)系到曾經(jīng)在該公司工作的員工小陳,他說,自己早在3月就辭職了,對于租車顧客的遭遇并不清楚,也無法理解公司負責人的行為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由于該公司租賃費用比較便宜,生意一直不錯,因此遭遇此事的人應該不少。
小陳告訴記者,他這幾天試圖聯(lián)系過公司負責人,但一直沒聯(lián)系上,他也想幫忙勸老板向大家解釋清楚。